世海船模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2710|回复: 7

讨论:古籍与现实的偏差——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的对冲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1-2-16 10:52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10年6月份出版了拙作《世界帆船发展漫谈》,由于手头参考资料的有限,尤其是关于中国古帆船部分。所以一些名人游记、地理志异中关于船舶特点的记录曾经被大量引用。来对历史上出现的船型特点做以推测说明。
在第三部分,第三章 中国唐代帆船的发展 第五节 唐代的航海帆船
有如扫描图片1的内容:

按以往的习惯性思维,大河入海口水量大,水道深,航行条件佳,如中国的长江和珠江。但近一段时间,在阅读《当江河枯竭的时候》一书时,在其第32节发现,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入海交汇处,是沼泽!
现在虽然不清楚,其河流入海口情况较之中国唐代时,变化有多大。是否在公元八世纪时,大河入海口航行条件好。我爱人正在着手查找有关资料,想从沉积物的角度弄清楚,
但是从一个侧面来看,仅参考书籍而脱离实际情况的推论,是有害无益的。
帆船漫谈1.jpg
江河1.jpg
江河2.jpg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1-2-16 12:04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_6275795348127141549_2:}完全没看懂
luckpanzer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11-2-16 16:43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21-8-15 23:23
  • 发表于 2011-2-16 18:34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尖船底?中国唐代的海船是尖船底?
    怎么让我想起了鱼雷快艇。。。
    哪位前辈要是有图片参考啥的就好了!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尖船底的国船啥样。。。{:soso_e110:}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发表于 2011-2-17 20:09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你的习惯性思维是错的!  因为江河的入海口,由于河道的变宽,落差减小,水流自然变缓;加之上游带下的泥沙随着流程的增加逐渐增多。同时,当河水入海的时候,咸水与淡水交混,胶体的电离状态改变,加之减缓的流速作用,使泥沙沉积下来,从而形成江河在海口位置的三角洲。周而复始,江河在海口位置的不断改道,形成了在这一位置的冲击平原。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发表于 2011-2-17 20:43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给点参考:
        福州在唐时,乌山和于山是江中的两座小岛。宋时,这座岛已成为两座山,并纳入城中。元代从马尾延鼓山山脚的横屿、竹屿至现在的晋安河都属于后来因郑和下西洋而闻名的“太平港”。到了明,“太平港”的北岸就在现在福马路附近。清末,曾经的“远洋”已成为一个江边村庄的名字。现如今这里都是福州的晋安区,但还留着许多以“洋”和“屿”命名的地名。
        曾经的闽江台江段水深近十丈,江面数里宽。从现在光明河以南只有鸭姆洲和鳌峰洲两个沙洲,其他都是江面。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2-17 20:56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6# 东方瀚海


    万分感谢!
    真是“沧海桑田”啊!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2-17 21:08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{:soso_e113:}
    我想说的意思是:
    大河的入海口往往形成三角洲,但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扇形三角洲、鸟足形三角洲和尖形三角洲。
    不同的入海口形式,水深与通航条件不同。
    不同的河流,入海口变化也不同,
    我现在不知,公元八世纪时,底格里斯河入海口,是如现代鸟足形的沼泽地带,还是通航条件相对好的尖形三角洲。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世海船模 ( 公安备案21080202000017 )

    GMT+8, 2024-11-27 14:00 , Processed in 0.080784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